中国儿童教育网小学教师专区刚刚推出,将逐步完善,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。
动态生成性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,是对以往?#24247;?#36807;程的预设性、计划性、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?#25176;?#27491;。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、多层次?#25237;?#35282;度的非线性序?#26657;?#26159;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,一方面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,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、有意义或无意义、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信息、新情境、新思维?#25176;?#26041;法,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、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?#20445;导?#30340;教学过程远要比预定的、计划的生动、活泼、丰富得多。另一方面从教师设想、计划的教学程序到?#23548;?#36827;行着的过程,从教到学到学生发展的轨迹?#26087;?#23601;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。
如?#25105;?#23548;这些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性资源,使之开放地纳入预设的课程目标之?#26657;?#20419;进课堂活跃,师生成长,让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?
一、在求“真”中感悟
动态生成的课堂,必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。在真实的课堂里,学生充分自主,真情投入;教师悉心聆听,倾情奔涌。师生在宽松?#25176;场?#20114;动合作、情趣横生的空间里展开心灵的对话,在对话中生成,在生成中引导,在引导中感悟。
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金明东在?#38431;曛小?#30340;教学?#26657;?#38754;对生成,巧妙启导。
师:用自已?#19981;?#30340;方式读课文,边读边划出自?#35759;?#19981;懂的或?#34892;?#36259;研究的词语。
(学生充分读书、划注、?#23460;桑?/span>
师:好,现在请你?#21069;?#33258;已认为值得研究或读不懂的词写在黑板上。
(学生非常踊跃,?#36861;?#23558;词写在黑板?#24076;?/span>
师:看着这些词,再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,结合句子并联系上下文理解,还有读不懂的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同桌讨论。
(学生默读、静思、查资料并窍窍私语)
师?#21512;?#22312;我们来交流你读懂?#22235;?#20123;词或有什么疑惑?
生:我认为“冒出”这词用得不妥,应该用?#22885;?#20986;”。
生?#28023;?#20030;起手)不同意!我认为“冒出”这词用得妙,它表示姑娘箩筐里装的苹果很多,高高耸起;而?#22885;?#20986;”的苹果没“冒出”来得多,超出箩筐口一点点可?#36816;怠奥?#20986;”了,但要说“冒出”似乎?#20849;还弧?/span>
师:这位学生你有很强的语?#26657;?#24819;像也丰富。谁能来黑板上画画这“冒出”的苹果呢?
(一生来黑板上画,画的苹果?#24576;?#20986;箩筐口一点点)
师:这叫什么?
生?#28023;?#40784;)露出。
师:对,这只能说?#22885;?#20986;?#20445;?#35841;能将这箩筐里的苹果来“冒一冒?#20445;?/span>
(一生上来,将筐里的苹果画得满满的)
师?#28023;ǜ挥星?#36259;地)哇!这红艳艳,黄澄澄的苹果,堆得冒出了箩筐,你瞧,不远就是拐弯处,车子一歪,?#29615;?#20498;才怪呢?走,咱们一同去捡去!(生会心地笑)
在开放而又真实的课堂里,教师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、个性化的理解,巧妙地将“生成”与“预设”融合起来,现场捕捉,形象比?#24076;?#26234;慧启?#24076;?#23398;生在与教师、文本的思维碰撞中领悟知识,敏化语?#23567;?#20182;们的认知结构也在这随机的“涨落”中产生突变,教学逐渐从“无序”走向“?#34892;頡薄?